Date:2018/05/29

纪录片的市场究竟有多大?

过去一年中,国产纪录片的发展迎来里程碑式的节点。不仅在电视平台和影院均出现了纪录片爆款,而且新媒介环境连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都给国内纪录片的传播带来了更大的机会。那么在这种新气象下,纪录片市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院线纪录片《二十二》、《生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一度占据了社交话题,《舌尖上的中国》等央视纪录片则以季播形式形成大IP,这让人们看到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于纪录片题材是有需求的。

一方面,内容市场的用户需求迎来转型与升级,在大量无深刻内涵的娱乐内容轰炸下,观众已经开始审美疲劳,娱乐类节目的收视增长疲软,新的娱乐节目难出爆款,而文化类、慢生活类节目获得了大量关注,内容市场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中产收入、高教育水平的人群也开始从以往的重复娱乐、低俗搞笑中解放出来,对有文化内涵、社会内涵的内容产生了需求。这是纪录片市场崛起的用户基础。

另一方面,纪录片的传播平台迎来转变,产业空间十分宽广。从过去面对B端接受检验、靠发行价与广告价定义价值,到现在面向C端走进影院和社交媒体、让观众用脚投票,不仅能够让真正高品质、打动人心的纪录片脱颖而出,而且形成了更加合理的纪录片内容竞争机制,有利于整个纪录片市场的良性发展。

与此相适应的,广告主对于纪录片的投放也从看时段转变为看内容,借助纪录片的内容价值来和消费者沟通,实现更好的品牌传播效果。

新媒介环境下,纪录片传播渠道更丰富

1. 电视平台纪录片呈品牌化发展

电视平台是国内纪录片的传统传播渠道,因此相比于其他渠道更早地显示出纪录片内容的升级。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从2012年开播就引发关注,至今播出了三季,成为纪录片品牌化的经典案例;《我在故宫修文物》从2016年开始先后登录央视九套和互联网平台,豆瓣评分高达9.5分,引领了故宫题材纪录片的IP化;还有《航拍中国》、《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等系列纪录片的播出,掀起了国家题材纪录片的热潮。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在电视端,卫视频道在纪录片创作和传播上表现强势,已经和四大专业纪录频道一起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主力。2017年电视广告首次出现负增长,但是纪录片广告成为电视屏幕的一抹亮色。记录片在电视渠道上的传播表现良好。

此外,电视平台的纪录片开始呈现出季播化和品牌化的特点。从《故宫》,到《故宫100》,再到《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围绕故宫、国宝主题创造出了品牌效应。

2. 院线纪录片成绩不俗

2017年,院线纪录片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初步探索下开始显现。

2017年,纪录电影《二十二》斩获1.7亿元票房,不仅是中国纪录电影票房冠军,也是去年全球票房最高的纪录片。在其带领下,中国纪录片终于进入院线时代。随后而至的《生门》、《零零后》、《极地》等院线纪录片,从医患关系与生命教育、儿童教育与心理,到藏区的人文故事,取材自社会现实,充满了多样化视角。

到今年年初,首部登上院线的国家题材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维持了院线电影升温的趋势,上映当天成为中国纪录电影首日票房冠军,一个月内票房突破4亿元。

进入电影院的纪录片直接面向观众需求,内容也直接受到市场检验,这对于纪录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过去一年院线纪录片的不俗成绩也让内容行业看到观众对记录片的真实需求。

3. 新媒体助力纪录片传播

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网络端纪录片对于纪录片内容IP的培育与开发有重要贡献。许多视频网站开始发力纪录片市场,腾讯视频成立了“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优酷致力于打造纪实院线,B站推出了针对纪录片的“寻找计划”,甚至刚刚流行起来的短视频也成为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十二》的导演郭柯认为,纪录电影的发行和宣传需要长时间、系统化、有策略地推向院线,而对《二十二》的传播来说,众筹、点映、建立观众微信群等方式产生了积极推动。

网络端不仅提供了纪录片内容直接接受观众检验的又一个平台,而且也为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反馈渠道。社交评论、视频网站的弹幕这些新媒体时代的互动方式能够让纪录片创作者获得观众反馈,有利于纪录片内容的优化。

结语:纪录片市场在过去一年的崛起不仅体现于内容的优质化,也体现于传播渠道的丰富发展,为纪录片内容创造了不断优化、更贴合观众需求的良性环境。新媒介的发展也给纪录片带来更大的传播机会和IP培育机会。过去一年纪录片市场的良好表现让我们看到可喜的发展势头,可以预见纪录片市场潜力巨大。(来源:媒介360


分享圈内圈外查看更多>>

03

2025/05
武都人的热心肠宠客...
在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凭借其创新的文旅服务举措和人性化应急管理,成功打造了“贴心宠客”的旅游品牌,...
view more

30

2025/04
会长!别人给你装傻,你真是人来...
一些商会就是一个假模假式的怪胎,会长把自己打扮成象体制内的等级化模样,什么不懂,天天开会,装逼成瘾!前几天,来了一位张口...
view more

18

2025/03
观点丨北方经济为何有价值观冲突...
“项目掮客”(俗称“串串”)通过阿谀奉承、权力依附等手段获取利益的现象,本质是权力寻租与资源垄断的产物,反映了社会运行中...
view more

06

2025/03
AI文旅丨不是你说好而是让游客...
给你一个惊人的事实:80%的国内文旅正在断崖式下跌,二八法则正在应验。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大部分中小景区业绩和客流惨淡,...
view more

13

2025/02
观点丨杭州:低调务实背后的强大...
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与喧嚣的时代,各个城市都在努力展示自己的优势,以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然而,杭州却以一种异常低调的姿...
view more

13

2025/01
视点丨能让老百姓哭的非遗!...
老百姓的情绪被传统的秦腔所引发,并表现出强烈的共鸣,这背后有多重复杂而深刻的原因。以下是对此现象的详细分析:秦腔的艺术特...
view more

23

2024/11
热点丨兰州「桥见」交通大学和社...
兰州的媒体通过“我在兰州桥见你”“兰州牛肉拉面排名”宣传兰州、宣传黄河岸边,殊不知网络上“兰州交通大学不雅视频“、“牛皮...
view more

13

2024/11
观点丨文旅蚂蚁现象丧失体验感...
网红并非文旅的全部,打破认知壁垒,探寻甘肃文旅未来?在当今时代,不少文旅官员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文旅工作做得好全靠网红宣传...
view more

13

2024/11
夜袭开封丨青春的澎湃与社会的思...
“青春万岁!未来可期!”当我们从夜袭开封这一现象来审视社会现状,能发现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大学生,一直都是最富有激情的群...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