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7/10/13

「丝路遗墨」寻找高昌王故里

朱家湾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地处兰州东南,属丝绸古道,风景秀丽。20世纪七十年代,在朱家湾发现了唐代石棺墓葬遗址,它是甘肃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以山为陵的唐代贵族墓葬。唐代石棺的出土,为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引出了榆中籍国王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通过考证,朱家湾村与高昌国渊源颇深,它是高昌国几代麴氏国王的故里。高昌是唐代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是古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

作为高昌国王故里,朱家湾被认定为是榆中县唯一出过国王的地方。朱家湾及其唐代石棺墓葬因此对研究高昌国历史,以及榆中历史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这对我们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初秋时分,我们一行人来到这个美丽、热情的村庄,实地了解和发掘曾经埋藏在这里的历史文化遗迹。

范家沟半山处

朱家湾后山有一山沟称范家沟,有一处半山窑洞,荒草杂生,无路可上,那里隐藏着唐代石棺的遗址。伴着一丝丝初秋的微风,我们来到这里。我们想从这里寻找那段辉煌的历史。

山是荒山,草是野草,需要我们探寻前行,踏出一条小道。我们捡起手指粗细的树枝作拐杖,左右撩拨,搜寻上山的路径。爬过几处几乎垂直的山隘,我们终于来到一个沧桑又不起眼的山坡前。山坡很陡峭,灌木密布,杂草丛生,山坡和直立的峭壁交界处隐隐看到一些破损的拱形墙壁,那就是古墓的遗迹了。

我们艰难地拨开荆棘和树枝,攀缘而上,花了好大气力,才爬到了墓室残壁的洞口。洞口附近长满了树木和杂草,黄土色砖瓦一层层堆砌成拱形,散落在地的土块和瓦砾成了唯一的装点,这就是1972年村民发现的唐代券顶单室石棺墓所在处。

据榆中县博物馆资料记载,朱家湾唐代古墓墓葬南北朝向,内有石棺一具,四面分别雕刻有浮雕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石棺内还有木棺一具,棺内有女性骨骸1具,棺外有《故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铭》一面。石棺墓及碑文的发现,弥补了兰州唐代地下文物的空白,在学术研究和地方史志研究上都有重要意义。

范家沟唐代石棺墓葬洞口

据残缺不全的墓志铭可知,这座石棺墓葬的主人是唐代高昌王麴文泰后裔麴崇裕的夫人,即交河郡夫人慕容仪。慕容氏属鲜卑族,原籍在河北省昌黎县,后来嫁给高昌国的皇亲国戚。据记载,某年的八月初一,墓主人因为火灾溺水死于金城。按照皇族丧葬规制和汉文代礼仪,用3个多月雕刻了石棺,将墓地选择在麴氏祖籍地榆中,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安葬于榆中兴隆山下的朱家湾村。

高昌国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一带,因筑高昌垒用以屯田,而得名“高昌”。史料记载,北魏宣武帝二年(公元501年),国人杀死国君马儒,推举榆中人麴(音“曲”)嘉为高昌王。高昌国融合内地与西域各民族宗教,风气浓厚,尤以佛教最为推崇。贞观二年(628年),玄奘西行经过高昌国,国王麴文泰曾诚意挽留其为相国,临行时更赠金银、骏马、随从等,后令佛寺塑像以玄奘为式,开传汉传佛教方脸大耳、慈眉善目之形态。透过该史料,仍可窥视一二昔日高昌国景象,虽偏据一隅,国小势微,但一度繁荣富足、文化昌盛,高昌国和其国王更为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昌国麴氏贵族经过10代国王,立国139年后,随着与中原关系的迅速恶化,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最后一位国王麴智盛受降归唐,宣告高昌国灭亡。他的弟弟麴智湛为右武卫中郎将、天山县公。公元690年,麴智湛的儿子麴崇裕被授为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虽官阶为二品,但很受武则天宠信,仍然享受皇族待遇,他的夫人墓主人慕容仪也享受皇族待遇,被安置于金城郡(今兰州),同样受到贵族阶层的尊荣。

墓主交河郡夫人本为南北燕时期称帝的慕容氏后代,名门望族,她与高昌国皇亲国戚的结合,既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和亲风俗,也是兰州榆中地区民族大融合,以及文化碰撞的历史过程。赞誉极美的墓志铭,特殊的石棺安葬、高敞的墓室,精美的陪葬品等,这些礼俗规格都说明墓主人身份的不同一般。自古以来,人到暮年或逝世之时,不论官爵高低、路途远近,都要讲究认祖归宗。而交河郡夫人的石棺经过千里颠簸,将墓葬建在高昌国王的故居朱家湾,便是落叶归根、魂归故里的有力佐证。

如今,石棺墓葬静默的躺在朱家湾的后山之中,无人问津,面对残砖断壁,谁能想到,这里会是高昌几代麴氏国王的故里?江河仍旧,繁华何在?高昌王王妃连同高昌国的辉煌岁月,只留叹息相伴,冷清相依。面对尘土堆积的墓葬、残缺不全的文物,我们该如何拾起这里曾经的荣耀,让它不再遗落荒野?这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也许,对朱家湾唐代石棺墓葬来说,文物保护是首要的,圈定遗址、做好修缮、定期维护和清理等,这些工作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我们对历史的负责。

同时,朱家湾唐代石棺墓葬也有重要的旅游经济价值。凭借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条件,朱家湾可以大胆借鉴周边分豁岔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唐代石棺、宋金古墓等本土旅游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巨大助力。

朱家湾作为一块风水宝地,是宋金时期吐番、西夏、金、汉、蒙民族大融合的地方之一。当地1990发掘的宋金雕砖古墓就是历史的见证,它是兰州市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善的宋金雕砖古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宋金雕砖古墓和唐代石棺一起构成了朱家湾悠久历史文化的双璧,成为历史文化的特殊见证。

朱家湾宋金古墓顶部 

谈到古墓的发现,当地农民张自成很是健谈,他说,1990年开拖拉机从自家门外经过时,压开了地面一个小洞,顺着小洞挖掘发现了这个古墓。

据资料显示,墓室由青砖砌成,条砖封墙,方砖铺地,顶部八角穹形,用青砖层层叠压而上,最顶端用一块八角砖封顶。追溯到12世纪的朱家湾,当时金人统治了榆中80年,和平无战事,大约就是那个时代,一对金人贵族葬于兴隆山下朱家湾。该金墓占地面积8平方米,属单式砖雕墓,为夫妻合葬。墓室四壁砖雕仿木建筑,设有8幅行孝图,如孟宗哭竹、王祥卧冰、董永行孝等。

钱斌先生认为“孟宗哭竹”雕刻得最为精美传神,他说:“一株翠竹从左下弧形边长出,用刀简洁明快,线条细腻流畅,竹根旁数根竹笋的表现手法更为简洁粗犷。孟宗跪在竹前弃篮掩面而哭,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态,在神工鬼斧的刀工之下,雕刻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墓内砖雕艺术性极高,保存完好,这对研究榆中乃至兰州地区宋金时期社会、人文、经济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金时期贵族砖雕墓的发掘,呈现出朱家湾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它也将成为朱家湾独特厚重的旅游资源。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陇南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立...
8月2日,陇南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陇南美丽乡村建设立法工作推进会。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荣,市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李廷俊出席会议并讲话。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赵一升主持会议。市人...
view more
2023年下半场文旅新趋势...
多家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人们出游热情高涨,旅游业延续复苏势头。国内市场中赛龙舟、包粽子、游园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旅游与音乐节、电竞酒店为代表的潮流文化旅游“各显神通”,为国内游客带来丰富的消...
view more
康县打造“五大神龙”文旅...
康县紧盯满足游客需求,按照布点、连线、扩面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快快进慢游旅游立体交通网、便捷乐享旅游服务设施网、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和山清水秀旅游生态网建设步伐,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
view more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激活乡村...
两河镇因清河与麻柳河交汇处而得名。这里属于长江流域,处于清河这里植被茂密,是当地著名的原始林区,清河林区是西秦岭原始生态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地区原始森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域之一,属最近新发现的一...
view more
今日红色小镇 农旅产业火...
在五彩斑斓的夏季,我们从早上八点中从康县县城出发,沿着冯家峡翻越毛亚子山,在万家大梁的观景台,远眺迎来了大写诗意的“九龙入川”。行走在山林间,远山朦胧、近峰峻峭,移步换景。云台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view more
乡村故事:一棵桂花树的见...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句子,这也是让我感触最大,最为之感动的句话。在桂花庄桂花树下,我们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思想内涵。千年桂花树,岁岁...
view more
东西对接乡村品牌赢得大市...
山海与共,青陇相亲。青岛、陇南因东西部协作结缘,自建立结对关系以来,康县委、县政府对东西部消费协作工作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陇货入青”工作,将康县优质农副土特产品通过电商、直营等方式销往青岛,同时做好...
view more
青年干部:绽放在村庄的别...
县域的希望在乡村,县域的未来在干部。党建引领,用红色文化激活动力。对于康县的干部来说,最常见的就是下乡。因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美丽乡村脱贫致富,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产业带动都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曲曲弯...
view more
山里人的朴实热情 厚道好客...
天色麻麻亮,丁山村鸡叫两省。这里和陕西交界,虽然不是鸡鸣三省,但是,这里足以说明是甘肃省最南的边缘地带,当时的落后和贫穷是显而易见的。丁山村位于康县两河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总面积11.3平方...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