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西部传媒以红色文化(哈达铺)、地标文化(万象洞)、植物王国(裕河茶韵)、人文古迹(伏羲文化)为核心设计的四日研学线路,融合历史教育、自然探索与文化体验:
Day 1:红色文化研学——哈达铺(陇南市宕昌县)**
主题:重走长征路,感悟革命精神**
上午:参观【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通过实物展陈和专题教学《哈达铺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一张报纸定乾坤”的历史转折。在毛泽东住室旧址和关帝庙会议遗址,模拟红军干部会议场景,诵读《七律·长征》。
下午:徒步“红军一条街”,参与红色故事分享会,体验红军休整时期的军民互动场景。开展“红色加油站”主题研讨,探讨哈达铺物资补给对长征胜利的意义。
特色活动:组织学生亲手制作“长征路线图”沙盘,结合地理知识复盘红军战略决策过程。
Day 2:地标文化研学——万象洞(陇南市武都区)
主题:探秘喀斯特奇观,解码地质与文化
上午:考察【万象洞国家AAAA级景区】,学习喀斯特地貌形成原理,观察钟乳石、石笋等地质奇观。通过“月宫”“龙宫”“天宫”三大洞天景观,了解溶洞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分析洞内恒温恒湿环境对生物演化的影响。
下午:研究洞内历代碑刻与诗词题记,如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和高一涵的“别有洞天”,探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开展“为奇石命名”创作活动,结合古代神话与地质特征设计解说词。
特色活动:结合洞内“犀牛望月”“金蛇狂舞”等象形景观,进行地质摄影与艺术写生。
Day 3:植物王国研学——裕河茶韵(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
主题:茶旅融合,生态与产业的共生
上午:走进【裕河万亩生态茶园】,学习高山云雾茶生长环境(如酸性土壤、气候条件),参与采茶、摊青、揉捻等传统制茶工序,体验“绿叶子变金叶子”的全产业链过程。
下午:开展“茶文化工作坊”,对比裕河茶与江南茶系的差异,探究北纬32°茶区的独特风味。结合生态学知识,分析茶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策略。
特色活动:设计“茶香盲品赛”,通过感官体验辨识不同工艺茶叶的特点,撰写《裕河茶产业振兴调研报告》。
Day 4:人文古迹研学——伏羲文化(天水市)
主题:寻根华夏文明,探源八卦智慧
上午:参观【卦台山景区】,通过太极地形与渭河“S”形走向,解析伏羲画卦的自然哲学。在【大地湾遗址】体验彩陶制作,观察距今8300年的房址遗迹,探讨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形态。
下午:参访【伏羲庙景区】,学习八卦二进制计数与河图洛书的数学启蒙意义。结合天水市博物馆的展陈,开展“伏羲创世神话”情景剧创作,融入天文、历法等上古文明元素。
特色活动:组织“八卦密码解密”游戏,利用二进制原理设计团队挑战任务,深化对中华传统智慧的认知。
线路亮点:
1. 跨学科融合:将历史、地理、生物、文化等学科知识贯穿全程,例如通过哈达铺的报纸分析信息战,结合万象洞地质学探究环境变迁。
2. 沉浸式体验:设计角色扮演(如红军会议、伏羲部落)、手工艺制作(彩陶、茶叶加工)等互动环节,增强参与感。
3. 生态与人文并重:从红色精神到生态茶园,从溶洞奇观到上古文明,展现甘肃多元文化景观与自然禀赋的协同发展。
引用资源:本线路整合了哈达铺的红色历史、万象洞的地质与人文、裕河茶产业的生态经济模式及伏羲文化的源头价值,形成了一条兼具教育深度与体验广度的研学路径。(作者: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