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5/05/07

AI甘肃 丨​以向内向外向未来为路径

兰州作为黄河穿城而过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通过“黄河之滨也很美”品牌塑造,文旅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开放政府大院、食堂等公共设施到全域旅游的精细化运营,兰州正以“向内优化、向外拓展、向未来创新”的视角,探索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旅深层次经营之路。

一、向内:资源开放与服务优化,构建“人民城市”新范式

公共设施共享,打破政府与民众的“物理隔阂”。兰州及周边地区通过开放政府大院停车场、厕所等公共资源,缓解游客的停车难、如厕难问题。例如,天水市在2025年“五一”期间开放29处停车场共1080个车位,并配套免费饮用水和指引服务。此类举措不仅提升游客体验,更传递出“政府服务无边界”的亲民态度,与安徽舒城、浙江衢州等地的实践形成呼应。兰州市可借鉴此类模式,将节假日开放常态化,例如在中山桥、黄河楼等热门景点周边增设政府共享停车位,并通过智能管理系统优化资源配置。

以“烟火气”优化微观体验。兰州通过增设电动观光车、动态灯光秀等便民设施,提升游客的微观体验。例如,政协委员建议在白塔山、中山桥等景区投放主题观光车,串联非遗陈列馆、国学馆等文化节点,形成区域联动。这种“软性服务”的升级,让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同时增强市民对城市治理的参与感。安全与秩序并重的科学管理,开放公共设施需兼顾秩序与安全。例如,秦州区政府在开放停车场时安排专人值守,设置指示牌和免费茶水点,确保服务有序。兰州可进一步引入智慧安防系统,如人脸识别、实时监控等技术,既保障政府办公安全,又提升游客便利性。

二、向外:品牌塑造与文化输出,打造“黄河IP”新势能

从“中转站”到“目的地”:文旅IP的立体化传播。兰州通过“黄河之滨也很美”品牌,结合《大梦敦煌》等经典舞剧、黄河楼光影秀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形成独特的文旅吸引力。2024年兰州游客接待量突破1.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828亿元,印证了文化IP的转化力。未来需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丝路遗产的深度,例如建设中山桥周边的沉浸式文化场馆,让游客“走进历史”。

美食+旅游”的消费闭环。兰州牛肉面作为城市名片,带动了灰豆子、甜醅子等特色小吃的推广,形成“美食地图”和消费闭环。通过举办“兰州美食节”、直播带货等方式,兰州可将美食文化从本地推向全国,甚至全球。例如,2025年重庆文旅推介会上,兰州通过“烟火兰州”主题吸引合作,实现文化与产业的联动。

新媒体赋能,扩大城市影响力。兰州借助短视频大赛、网红直播等方式,将黄河夜景、老街市集等场景推向全网。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兰州夜景”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中山桥灯光秀屡登热搜。这种“用户生成内容”的模式,让游客成为城市宣传的“义务推广员”,形成口碑裂变。

向未来:智慧与可持续,构建“长红之城”新生态

从“流量”到“留量”,全域旅游的精细化运营。  兰州通过“夜金城”经济、冰雪旅游等差异化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例如,兰州老街推出“新春超级市集”“落日音乐会”,冬季游客量逆势增长50%。未来需继续开发四季主题线路,如冬季的“冰雪+文化”体验,打破传统淡旺季限制。

绿色与智慧并行的城市治理,兰州野生动物园通过地暖、空调等设施实现“反季游”,并推出舞台剧《西境千年》,将生态保护与文旅体验结合。此外,可推广电动观光车、智慧停车系统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同时提升服务效率。

 兰州市文旅局局长毛玉铎提出,需通过“硬实力与软文化双轮驱动”实现“长红”。政府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同时建立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推动服务标准化。例如,借鉴舟山经验,推动机关单位、高校等公共资源错时共享,形成常态化开放机制。

兰州的文旅发展,不仅是资源的开放与品牌的推广,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革新。通过“向内”优化服务、“向外”强化IP、“向未来”创新模式,兰州正从“网红城市”向“长红之城”蜕变。这一过程中,“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贯穿始终——无论是政府大院的开放,还是夜市经济的繁荣,最终目标都是让市民与游客共享城市发展的红利,真正实现“诗与远方”的共生共赢。(编辑:茉莉)


分享圈内圈外查看更多>>

27

2025/03
AI甘肃丨红古文旅的「小而美」...
编者按:3月25日,红古区鑫源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景区在接待了首批游客后,又迎来了来自周边县区的1500多名游客前来游览体验。据...
view more

16

2025/03
城市符号溢价:全国跑友热捧「兰...
为什么兰州马拉松这么受欢迎,预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增长了75%。首先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马拉松近年在中国很流行,但兰州有什么特别...
view more

16

2025/03
AI甘肃丨甘肃文旅碰触「甘南经...
近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社甘肃分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暨甘肃乡村研学游产品...
view more

14

2025/03
新闻精神丨致敬食品安全的「瞭望...
在甘肃临夏积石山的褶皱里,曾出土过四千年前的彩陶炊具,那些古朴的纹饰见证着中华饮食文明的曙光。当现代社会的食品工业流水线...
view more

06

2025/03
AI甘肃丨「东方微笑」传播破千...
首先,看看搜索结果《东方微笑》MV的传播量一天破2100万,歌词和旋律引发共鸣,网友评论文化自信。MV结合了麦积山石窟的千年...
view more

06

2025/03
城市符号丨惊掉下巴的兰州牛肉面...
甘肃市场监督关于兰州市近期检查发现的“最脏牛肉面”事件,尽管当前公开的搜索结果中未直接提及具体涉事门店或调查细节,但结合...
view more

08

2025/02
城市符号数据丨兰州县区私域视频...
根据提供的兰州市各县区新媒体宣传数据中“视频号在私域流量的占比”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1.兰州市安宁区:视频号98.30%2.兰州市...
view more

08

2025/02
城市符号数据丨兰州县区新媒体传...
首先,我们根据提供的兰州市各县区新媒体宣传数据的“整体指数”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1.兰州市榆中县:11,979,8532.兰州新区:...
view more

31

2024/12
新年献词:敬我不能,尽我所能...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何为一瞬?一个清晨,三餐四季,我们的一生,都算。把这样的经纬装进心里,我们仿佛看...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