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风掠过皋兰山麓,老兰州人的记忆深处总会泛起五泉山的涟漪。曾几何时,这座承载金城千年文脉的青山,是兰州递给世界的烫金名片。
二十年前,任何介绍兰州的篇章,必有五泉山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市民晨练、品茗、踏青的首选乐园,更是国内外游客心中陇原风物的璀璨代表。
作为甘肃首批国家4A级景区之一,五泉山的资质与荣光,曾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然而时光流转,盛景难续。如今的五泉山,在兰州人心头刻下一道深深的失落。泉水日渐式微,古寺香火零落,游客稀疏冷清。
这座曾让兰州昂首的文化地标,在时代变迁中逐渐褪色,如同一颗蒙尘的明珠,黯淡了光芒。
重振五泉雄风,已不仅仅是一项旅游工程,更是一场关乎城市记忆与尊严的文化救赎。
山下新广场的落成,如同点燃了复兴的第一缕星火。崭新的地面与古朴山门交相辉映,为市民提供了休憩集会的现代空间。但这仅仅是个开始,要让五泉山真正重焕生机,仍需多管齐下,系统发力:
千年古刹的晨钟暮鼓不该沉寂。恢复寺院旺盛香火,不仅关乎宗教场所的活力,更是接续历史文脉、重塑景区精神内核的关键一步。袅袅香烟升腾处,承载的是城市的文化体温与信仰依托。
“五泉”之名,源于山间清流。如今泉眼枯竭、溪水难觅,无异于斩断了景区的生命线。全力开展生态修复,科学引水蓄水,让“五泉长流”的盛景重现,是五泉山重获灵韵的核心所在。
兰州冬春漫长,景区易陷淡季困局。精心营建以梅园为代表的特色植物园区,引进耐寒花卉与常绿树种,让凌寒傲雪的梅花、苍翠挺拔的松柏点缀萧瑟时节,使五泉山四季皆有景可赏、有韵可寻。
单一的观光模式难留客。规划建设“鹿鸣苑”、“百鸟谷”等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特色景点,引入温顺萌宠、珍稀鸟类,不仅能极大提升游览趣味性,尤其对亲子家庭形成强大吸引力,让自然之趣充盈山间。
适度增设安全、新颖的儿童游乐设施,是吸引家庭客群、带动基础人气的务实之举。孩童的欢笑嬉戏,将为古老的山水注入鲜活的市井气息与蓬勃朝气。
积极创造条件,全力争取早日重获国家4A级景区金字招牌。这不仅是对品质的权威认可,更能显著提升市场号召力。同时,必须打破孤岛思维,着力推动五泉山与毗邻的兰山景区规划衔接、交通互联、资源共享,共同培育“大兰山”旅游圈,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泉山的衰落,是刻在兰州城市记忆中的一道伤痕;它的复兴,则是金城重拾文化自信、焕发时代光彩的必然征程。
从山麓广场的建成起步,到清泉再涌、古寺重辉,再到四季花开、百鸟争鸣,每一步都需要匠心、决心与恒心。
当古老的五泉山重新流淌起生命的活水,当悠久的钟声再次召唤四方的脚步,兰州失去的那张闪亮名片,终将在黄河之滨重新擦亮。
唤醒五泉,不仅是复苏一方山水,更是找回一座城市的精魂与骄傲。(作者:嘚不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