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康县秋天来了!
词、曲:九象小主 (西北民谣调式)
秋天来了——
桂花香飘十里长,康县的山坡披金装。
银杏叶落铺地毯,燕子河畔浪一浪。
尕摩托骑上,皮夹克穿上,你把哥哥的腰抱上,我们严家坝里逛一逛。
秋天来了——
柿子红透像灯笼,花桥村的谷垛堆成峰。
朱家沟的古树五百岁,木格窗外雾朦胧。
白墙青瓦映秋阳,农家院里煮茶香,炕头上糍粑烫手,笑声响到月亮上。
秋天来了——
云海绕山如仙境,佛光晨露迎客来。
红叶层林染画卷,相机镜头照不停。
黑墨镜戴上,花围巾飘起,五福临门客栈住下,夜听虫鸣数星星。
尾声(仿西北小调念白):
“哎呦喂——天上的神仙看人间,康县秋色胜春朝!
啥?你说银杏叶子黄得像黄金?嘿,那可是土地爷给咱撒的钱票票!”
创作思路与康县元素融合:
1. 地域特色植入:参考康县官方宣传资料,融入银杏、燕子河、花桥村柿子、朱家沟古村落等标志性景观,延续张尕怂歌词中“地名+生活场景”的叙事风格。
2. 西北方言与节奏:使用“尕摩托”“浪一浪”等方言词汇,保持口语化韵律;重复“秋天来了”句式,模仿原曲的四季结构,突出秋收的丰盈感。
3. 民俗与自然结合:如“五福临门客栈”“炕头糍粑”对应原曲的市井气息,同时强调康县“云海佛光”的自然奇观,展现乡土与灵性的交织。
4. 幽默结尾设计:借鉴张尕怂念白中“神仙看人间”的诙谐,用土地爷“撒钱票票”比喻银杏落叶,呼应西北人质朴的乐观精神。
注:歌词可配以康县三弦或土琵琶伴奏,节奏轻快,尾音拖腔略带秦腔韵味,更贴合康县“泥土感”的音乐风格。(编辑:也很美 图片:康县融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