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5/05/15

游迹丨陇南文旅的虹吸现象

最近,陇南在五一假期因游客过多,而将部分游客安置在学校和养老机构,引发了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引起来一些争议。

过去的几年,陇南这座城市虽然没有爆火,但是借助天水麻辣烫的余温和自身的努力,也城市短视频平台上有声有色的陇南。

但是文旅产业的流量来了,对于志在想通过文旅打好城市翻身仗的陇南来说,该怎么办?

其实自2023年起,网红城市接连涌现。淄博凭借烧烤火遍全网、天水因麻辣烫出圈,开封借由“王婆说媒”获得极高的关注度……短视频平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写着城市命运。

一些“非一线”甚至名不见经传的城市,仅需凭借一种味道、一个人,就能在算法的助推下站入流量的暴风眼。

而事情的起因正是五一当天直播时,不少网友反映没地方住宿。随即在直播后台为游客进行信息登记,并启动应急预案,截至2日凌晨3时,武都区最终临时安置游客1500余人。

由于这几年陇南文旅产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游客快速增加,而酒店成为了一大短板。当天全市酒店满房后,陇南火速启用第二梯队的应急保障工作,包括开放党校宾馆、老年公寓、足浴店等地点。

而在这些设施都住满之后,陇南启动了兜底保障措施,就是开放提前准备的两所学校1600间宿舍,并为游客免费提供新的床上用品、洗漱用品和早餐。

对于这些做法有支持的,也有吐槽的。作为一个对陇南有着特殊感情的自媒体人来说,对于陇南的做法是支持的,因为这些做法的背后,是陇南希望借文旅产业,带动整体发展的决心。

作为一个山区占比超过90%的城市,除了采矿和中药材以外,陇南能指望的就是文旅产业,此前的好多年,由于交通不便,再加上不靠近主要的旅游线路,陇南的旅游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2017年兰渝铁路通车之后,陇南的文旅产业才迎来了发展的曙光,但是随后随着新冠疫情和多次自然灾害,一定程度上迟滞了陇南文旅的发展。

在疫情之后,陇南文旅终于再次起步,在这一届领导的努力下,引进了橄榄新城、万象古街、礼县三国文化产业园景区等一批文旅项目,而随着铁路、高速和机场的开通,与周边的交通逐步改善,陇南的文旅终于驶上了快车道。

但是受制于狭小的地形和文旅产业的发展滞后,陇南的酒店等接待设施上存在的巨大的差距,而井喷的游客和滞后的接待设施也是导致此次将游客安置到学校和养老机构的重要原因。

而这对于甘肃来说也不是第一次,因为甘肃其他地方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怎么说呢,背后的原因既是发展的滞后,也是甘肃不少县域人口体量不足有关系。

每年到了夏天,甘肃的一些小县城就会接待巨量的游客,相比张掖、天水、嘉峪关和敦煌类似接受过游客数量井喷考验过的城市以外,其他的很多城市并没有类似的经验。

尤其是疫情之后,西北文旅的爆发,让甘肃很多小县城既欢喜又担忧,欢喜的是可以借势西北文旅大发展,分一杯羹,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担忧的是城市接待设施的严重不足。

而从这几年的情况也可以看出,这种担忧是现实的,因为不少甘肃十几万甚至几万人的县城,要突然接待几万人的游客,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而甘肃由于不像中东部,中东部的很多城市之间的距离近,游客可以随时到周边的城市入住,但是甘肃的不少城市差不多有很多省份半个省大,酒泉甚至超过了很多省份的面积,这也就导致没有办法去其他城市入住,游客短时间的井喷,倒逼政府只能想其他办法。

所以,这就是陇南乃至甘肃接待设施的现实。因此,对于此次将游客安置到学校和养老机构,笔者认为不要过于苛责城市,不否认在这个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努力的陇南,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

过去的这些年,中东西部的很多城市城区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但是甘肃中东部的城市受制于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城区面积有限,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限。

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其他省份的酒店经营困难,但是甘肃各地的酒店却一房难求,再加上旅游淡旺季的差异,也形成了资源的错配。

对于志在用文旅改变自己的陇南来说,接下来需要再接待设施上下功夫,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大力发展酒店、民宿等接待设施,补上陇南文旅产业发展的短板。

而对于努力的陇南,希望更多的网友给予支持和鼓励,也欢迎更多的网友能到陇上江南去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不一样的甘肃,体验多姿多彩的陇南。(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大贺先生  原标题:文旅流量来了,陇南该怎么办?)


分享圈内圈外查看更多>>

30

2025/04
用马拉松的药,治愈崆峒区的病!...
在“赛事经济”席卷全国的浪潮中,平凉市崆峒区似乎也试图以马拉松为“药方”,疗愈文化旅游发展的隐疾。然而,当全国三四线城市...
view more

29

2025/04
以青龙山,还你不一样的颜色!...
编者按:康县青龙山文旅攻略很多,但是,康县青龙山大景区的特点,和其他景区,有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的意境。同质化的宣传,只...
view more

10

2025/04
AI甘肃丨微短剧+:战略激活陇南...
陇南,2025年4月10日——在甘肃陇南的山水间,一场以“微短剧”为媒介的文化旅游升级行动正悄然展开。依托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政...
view more

31

2025/03
AI甘肃丨短剧为城市营销引流...
“一部短剧带火一座城”的时代,来了!去年,一部《逃出大英博物馆》让无数网友破防,也让“文物归家”话题登上热搜;更早之前,...
view more

31

2025/03
AI甘肃丨道法自然破不了人流玄...
平凉文旅困局,从崆峒山失语到管理失能的系统性危机。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平凉坐拥崆峒山这一道教圣地的5A级景区,却在2...
view more

16

2025/03
兰州马拉松的风险和舆情预案...
2025年兰州马拉松的公开报道主要集中在赛事筹备、报名规则和流程优化等方面,未直接提及具体负面事件。不过,结合赛事规则调整和...
view more

14

2025/03
陇南丨城市空气质量为何「拉胯」...
编者按:2025年1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1月全省14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全省14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
view more

14

2025/03
匠心守艺清汤映城:牛肉面的精神...
当消费者权益日的聚光灯照进兰州面馆后厨,这场突如其来的"卫生风暴"掀开的不仅是操作台的油渍,更暴露出城市符号在商...
view more

14

2025/03
315热点丨一碗牛肉面的文明健康丈...
编者按:兰州牛肉面重伤食客?牛肉面质量入手,保证食材的干净卫生,杜绝添加剂等伤害大众健康的做法,抛弃高盐高油重口味重辛辣...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