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所有接触的朋友乃至社会贤达和江湖朋友,由于自己没有一个正念正觉,很容易在一些事情,跑偏或者背离正确的轨道。
特别是在当下的社会中,获得很多与自己相关联的信息流,直接淹没了自己的定力,随波逐流,迷茫无趣,也成为大多数人内心的恐惑。
吾多日在静遐之地,体会与思考。得知不易,得智不易,以为寄怀。
我们在与社会对应的时候,主要是从明心见性,或得自身的愉悦和开悟。
我们遇到一些拧巴的人和事情,当时你也会像镜子一样折射出自己的模样,事后觉得自己很悔意,有时候觉得很丑陋,通过别人放射到自己的心里,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
明心见性。
从这四个字,一方面是高雅的圣境,这也太高深了。
一方面是踩到脚低的思维,也就是常常挂在嘴巴上的话,接地气,这当然也不是太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就是那些本质以外的演示,白马非马的干扰。
从我自身实例也反映出,比如人家让我写一则“中医花100元”诊脉,治疗疑难杂症的君子协议,结果我就从溯源和逻辑的角度,洋洋洒洒写到一则“上古民间高手”的看病的商业化模式。
其实,人家就是要一块馍馍,而我就做了一桌子菜肴。
当然,非常感谢这样一件事情,对我的引导和刺激。以至于我确实有些自我的开悟。
非空非有,开悟时,感觉在无墙无见了,直接穿越到另外一个自己的空间。
人的思维,就是真见性者,不用火车和飞机的概念,就是很平常,神通就是一个矛盾的点。
自我的习性的修道,也会遇到一些学佛和学道的朋友,简明的事情,就是一个难题。
明心见性说明就是禅宗,密宗的说法,也会让我们感到就是:子入母怀。
这样说,就是人的情感的描述,这里说的明心,这里说的儿子,就是佛家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也就是前六识。
那么,这个母亲,这个见性,就是阿赖耶识。(自我意识的根源,产生自我执着,就是末那识。阿赖耶识也称之为藏识,是精神的本源,包含一切现象的种子,是生命的本源,它会通过量子纠缠而继续存在)
当我们通过前六识找到阿赖耶识,人要回头,一把手抓住,这个动作就叫:
汉传佛教就叫:明心见性。
藏传佛教就叫:大圆胜慧。(作者:玄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