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7/11/08

「生态书记」:双脚为印 青山为证

前言:“康县是甘肃一枚绿色的宝石”。康县深处的甘肃南部,川陕交界,景色优美,生态优良。康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是多年来,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走不出大山,生活贫困。

2011年9月至今,李廷俊担任中共康县县委书记。双脚为印、青山为证,他扎根山村,带领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被亲切地称为“生态书记”、“乡亲们的贴心人”、“乡镇干部的知心人”、“县委领导班子好班长”。

党的十九大代表、李廷俊书记提出“生态为基、民生为本、发展为要、党建为先”将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植入这个特困县区,给乡亲的日子带来新的色彩和希望。

为乡亲描绘“幸福梦”,让乡亲们尽早脱贫致富,是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头等大事。

李廷俊书记,有着浓厚的“三农”情结。他说:“发展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电子商务,不能单打独斗,要综合推动。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就有了,产业发展壮大,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问题,单纯从某个方面解决“三农”问题行不通,要综合施策、因地制宜。”

从他到康县的那一天起,随着深化城乡环境清洁运动开始,他很快爱上了这块土地。

虽然每年国家财政在农村发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是投资项目多、资金分散零碎,推动农村发展效果不明显。所以,新农村建设中,当地不撒胡椒面,而是整合资源、资金,统一规划发展。

2012年,全县21个乡镇开始共建生态文明新农村。原来脏、乱、差的小村庄,化蝶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让乡风文明起来、村容整洁起来,更让农民幸福了起来。

2013年康县进一步提升规划、强化措施、全面动员,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

康县整合资源、资金,统一规划,根据乡、村情况,一年集中精力建设50多个村,一个村投入三四百万元,水、电、路、房子、产业等,配套建设,效果显著。

随着互联网发展,电商的不断推进,康县的美景与“山珍”被越来越多的人相识,让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和市场对接,将漫山遍野的特产变成商品。

在“互联网+”帮助下,康县特产产业,真正成为了乡亲们脱贫攻坚路上的“聚宝盆”。“科技给了乡亲们信心,也给了我信心。”李廷俊书记说。

2014年,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向乡村旅游转化的蝶变效应,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乡村旅游基础不断夯实,创新发展经营模式,促进旅游扶贫效益提升。

2015年开始,按全域景区理念,康县坚持春季栽、四季管,打造南北贯通的乡村旅游线路。同时,推动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等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增强乡村旅游的魅力。

康县积极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康县的凤凰谷、大水沟、花桥村等村采取“支部+双联单位+公司+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取得了成功。

康县还有“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农户+贫困户联动”模式、“协会+农家客栈+农户贫困户”模式、“能人大户+企业+贫困户”模式、“互联网+电商+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获得稳定收益,提高了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2016年康县启动十村百户千床工程,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精品村。其中康县的凤凰谷、大水沟、花桥村、朱家沟等村就是乡村旅游精品村的佼佼者。康县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出打工的人回乡创业,外来的“洋媳妇”当地落户。

康县借助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快捷优势,加大对茶马古道等地域特色文化的宣传,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经营成果的推介,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康县、熟知康县、走进康县,加速了旅游业由季节性向常态化转变。

2017年起,康县启动了“田园综合体”,乡亲身边“最亲近的人”,李书记和村民结下深情,在汛期,他总是惦记乡亲的安全;逢年过节,关注孤寡老人……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心为大家服务,才能成为乡亲身边“最亲近的人”。

举世瞩目的十九大召开之际,CCTV新闻频道,以金秋十月 锦绣中国专题报道了康县花桥村,此消息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康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热议的话题。尤其是“ 诗意山水 村美人乐”的定位,让每位康县人民心里都美美的。

不只是花桥村,仅在康县,就有40多个美丽乡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努力从“乡情山水”中寻求脱贫新路。有的主打乡村体验,有的则展现原生态的山水。

在党的十九大代表、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看来,西部乡村旅游正迎来“黄金期”,许许多多昔日偏僻的贫困乡村,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其原生态的“乡情山水”可以迅速对接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而对贫困农民来说,旅游则帮助他们快速实现从农业到服务业的调整,相比于附加值低的传统农业,高收入的服务业能使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致富。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带着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康县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短板,进一步深化完善发展思路,抓住关键环节,紧盯重点任务,对标谋划落实路径,着力推动“四个全域工程”和“六大基础项目”。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党的十九大给我们描绘了宏伟蓝图,明确了发展路径,传递了信心决心,赋予了职责使命。”日前,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说,“什么是初心?我认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什么是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更满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这正是:青山绿水生态蓝图已绘就, 新时代新境界奋进正当时。“康县将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李廷俊表示,康县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康县发展实际结合起来,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揽,勇于担当时代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勇于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尾声:人民日报点评说“乡村美,美在生态,更美在生气:吸引游人的,有风物山水,更有风土人情。百姓日子红火,乡村生机勃发,不仅与生态美相映成趣,更成为生态涵养原动力和吸引力。游人至此焉能不乐而忘情?甘肃康县从实际出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以群众为核心,以民生为根本,不仅让生态美了,更让生态活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汲取。”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叁丨心宇宙之明心见性...
有时候打坐冥想,是一种形式,打坐无用,也无法消除,不打坐也过不去,止才是为了观。末那识是一个流动的状态,这个速度太快,就是无识的。末那识,也是一种执着,如何破执,突破自我?瑜伽师地论里,第十七地叫破我...
view more
羊肉的智慧与资本的盲动...
西北坊间流传一句箴言:“尕娃,羊肉好!铺子不要盘下!”——其意蕴深邃:一层告诫我们,若想得美味,需自己习得煮肉真功,切莫图捷径盘下他人店铺;更深一层则点破人性弱点,莫因贪恋他人“婆姨”而迷失根本,感情...
view more
壹丨心宇宙之明心见性...
就所有接触的朋友乃至社会贤达和江湖朋友,由于自己没有一个正念正觉,很容易在一些事情,跑偏或者背离正确的轨道。特别是在当下的社会中,获得很多与自己相关联的信息流,直接淹没了自己的定力,随波逐流,迷茫无趣...
view more
贰丨心宇宙之明心见性...
一个人要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想象一下,自己的过程。你原来多么辉煌,并不是什么本事,时间和空间变化以后,你如果不回头,那么什么都没有。也就是在回头找一下自己,和自己对对话。今天你没有答案,你就回头找,一...
view more
观点丨酒趣传奇:如果那么...
如果不喝酒,刘关张在桃园聊完天就离开,三国演义,剧终。如果不喝酒,孙悟空就安静了,在天庭当个弼马温,西游记,剧终。如果不喝酒,贾雨村甄士隐,他俩遇见了没留下喝酒,曹雪芹写完第一回,红楼梦,剧终。如果没...
view more
城市文旅新标签:诗歌走廊...
关于贫穷,不同的机构出于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文字表述。我以为: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互联网、物联网和AI来势凶猛的情形之下,依然靠与大自然作斗争而获取生存条件的地方便是贫穷之地。中国人能记住定西这座地级...
view more
城市文旅新标签:此地无银...
白银无银,白银缺银。让人想起: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银者谓之此地没有金属银之矿藏,缺银者谓之此地缺乏资本的青睐。关于兰白一体,我一直以为皋兰县是个关键,假如当初设定皋兰是兰州的“睡城”,计划容纳60万人,房...
view more
特稿丨热辣滚烫是甘肃体验...
很多人没意识到,中国年轻人彻底变了!社会上出现的三大反常现象,每一个都引起了外媒的密切关心。第一,对出境游的兴趣下降了。以前国庆、春节这些长假,年轻人很喜欢往国外跑,近点就去泰国日韩,远点的去中东和欧...
view more
甘肃诗赞丨天问陇上,舍我...
这是一幅在中国西部由高山大河、黄土莽塬、冰川雪峰、大漠戈壁、森林草原、丹霞溶洞组成的绚丽画卷;这是一部由响亮的地名、亘古的传说、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组成的神秘、神奇、神圣的宏篇巨著。那一串串从古至今...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