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7/10/13

学习笔记《文化繁荣》

从东海之滨到钱江源头,从太湖南岸到瓯江之畔,在浙江工作的1600多个日子里,习近平走遍浙江大地,足迹深深,阐释了他对于文化的深邃思索,印刻着他对浙江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追溯习近平的脚步,他谋划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致力文化自强,推动文化惠民,磅礴精神力量,对浙江文化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为浙江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10多年来,浙江干部群众一直没有忘记,习近平为浙江文化发展殚精竭虑的时时刻刻;一直没有忘记,他在浙江大地精心抒写“文化大省”的动人篇章。

2005年8月3日,习近平在乌镇调研古镇保护工作。

文艺精品助力文化繁荣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多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作出重要指示。

怎么样的文艺作品称得上是精品?在习近平眼里,这张精品“名片”的价值标准,首先来自人民。

2004年9月10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杭州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一位九旬老人和一个五岁孩子敲响了铜锣。

老人和孩子,是习近平特别邀请来的。他们敲响开场铜锣,诠释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

当年的七艺节,是浙江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七艺节涌现出了大量浙江文化精品。在七艺节的文华奖评选中,浙江有7部优秀戏剧作品入选,充分反映了浙江提出建设文化大省以后,文化传世之作、获奖之作和标志之作不断涌现的繁荣局面。

更令人瞩目的是,七艺节首次将群众文艺活动汇聚其中。其间,全省各地举办了600多项群众文化活动,真正实现了“让艺术回归人民,让人民享受艺术”的宗旨。

2005年6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上再次指出:“浙江文化要再现辉煌,就必须创作和生产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文化精品,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一批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国家水平、体现浙江特色的精品力作,并使之成为浙江作为文化大省的重要‘名片’。” 

2005年11月7日,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习近平娓娓道来: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凡是名著、名曲、名画,无一例外都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

“真正的文艺家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关注国家命运,反映人民心声,抒写时代精神。”

无论文化发展翻开怎样的新篇,文化发展的目的始终在于人民,文化发展的动力始终来自人民。

习近平的讲话为文艺精品的创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省第六次文代会上,时任省剧协副主席茅威涛当时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勾勒着心中的“文艺精品”。她说,“我们一直想着如何在深刻把握时代精神和审美风貌的前提下,致力于传统艺术的推陈出新,习书记的讲话让我们牢牢把握住了文艺创作的魂,那就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

当天,在现场聆听习近平讲话的时任杭州歌舞团(杭州歌剧舞剧院前身)副团长崔巍也深有感慨。2003年前后,根据大量农民工进城的社会现状,他们创作了《与外乡人一起跳舞》舞剧。近年来,杭州歌剧舞剧院一直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创作出了《遇见大运河》《雷峰夕照》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创新剧作。

2006年10月,在习近平关心下,又一个国家级艺术节——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成功举办。

在开幕式上,习近平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越剧艺术乃至浙江文艺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此后,中国越剧艺术节永久落户浙江,每四年一次,领梨园之风骚。

文化为犁,精品铸魂。浙江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在习近平的关心下,当年,由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等单位出品的浙商题材电视剧《十万人家》成为2006年度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在2006年中国越剧艺术节夺得了4个金奖,占到金奖总数的一半;《公孙子都》入选了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成为全国30台初选剧目中唯一的昆剧;剧场版《宋城千古情》一经推出,场场爆满,口碑上佳……

文艺人才厚植精品沃土

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高度关注人才队伍的培养,他提出:“必须按照德艺双馨的要求,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文艺队伍。”

2001年至今一直担任中国美院院长的许江,每次谈起习近平对中国美院的关怀与厚望,就感恩于心。“记得习书记刚来浙江1个多月时,就来过美院考察,认为美院是浙江的‘金名片’!”

从2002年至2006年,习近平每年都会到中国美院考察。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美院的南山校区、象山校区,以及滨江校区。

2005年4月,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刚刚投入使用,习近平就来到这里调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考察中,许江向习近平汇报了中国美院欲联合杭州市打造“动漫之都”的想法,习近平明确支持学校学科发展的特色之路。“在学科设计上领先,在人才培育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为浙江发展作出贡献,是当年习书记对美院的殷切希望。”许江说。

2006年2月,一次被习近平形容为“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的会议,深藏在了许江的脑海中。当天,习近平主持省委常委会,第一个议题就是专门听取中国美院的工作汇报,积极支持中国美院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文化大省建设作出贡献。“文化大省要有文化品牌、文化旗舰、文化航母、文化生力军。”习近平认为,中国美院应该当仁不让。

11年后,许江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习书记的种种建议,体现了他以独特的情怀,总揽浙江文化历史;以高远的眼光,把教育摆在驱动浙江发展力量的重要位置,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2005年的那次到访,习近平在象山校区的山北水边种下了一棵象征坚忍与秋实的杜英树。围绕着这棵杜英,中国美院师生种下了18棵树。如今,十年树木,蔚然成林。一大批青年艺术人才不断茁壮成长。

文化沃土长出产业大树

“浙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提及浙江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曾这样诠释。他在2006年10月30日的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刊发的《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写道:“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这是浙江改革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亮点。”

动漫产业在浙江的发展,正是生动的注脚。

2003年,浙江的动漫产业几乎为零。短短两年后,2005年2月,杭州在与国内诸多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我国第一次国家级、国际性动漫盛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办权。

此后,习近平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中南卡通董事长吴建荣至今还铭记着2005年4月习近平来公司考察调研的情景,那天,习书记一下车,就来到动画制作办公室。

由于刚刚搬进新办公大楼,空调还没来得及装。办公室显得闷热。

“动漫做得怎么样?”习近平一边用毛巾抹汗,一边仔细观看动画制作,向动画设计师询问情况。

“中国动漫只有行业没有产业”;“中国动漫市场很大,但90%被国外卡通抢走”……面对习书记的关切,吴建荣将困惑与尴尬一一托出。

习近平听罢,语重心长道:“动画不是用钱来衡量的。它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当得知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500集动画片《天眼》在播出后广受好评时,习近平感到由衷高兴。

“习书记很早就意识到了动漫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吴建荣说,“他曾多次强调举办动漫节的重要性,并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2006年4月,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习近平会见来宾,并对浙江动漫产业寄予厚望。此后,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动漫之都”美誉传遍全国,浙江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动漫产业中心。

“当代文化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软实力、文化力必然要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来加以体现。同时,这也具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这是习近平对文化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深刻认识。

产业是文化中长出来的“树”。文化产业的发展,植根于时代的土壤。

自2003年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以来,浙江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并根据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特点,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

习近平说:“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是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浙江文化改革与发展的特色与优势所在。”“必须像支持发展民营经济那样,进一步放开放活,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瓶颈,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闸门,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机,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

2004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成为全国首个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的国家级民营影视产业实验区。

“习书记曾两次到横店考察,指导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横店做出了文化产业全域化的创新样本。

如今,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6年,实验区实现营收180.9亿元,上缴税费20.87亿元,入区影视企业和艺人工作室1000多家,接待剧组271个,在全国影视文化行业的龙头地位优势明显。目前,横店已投入数百亿资金,建起30多个影视实景拍摄基地,35个高科技摄影棚,55个影视拍摄外景点,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累计拍摄影视作品1800多部、48000多集。

为进一步发挥浙江块状特色产业优势,浙江在文化产业布局中,特别构筑了浙北、浙中、浙东、浙西南等文化产业发展带。

丽水龙泉,就位于浙西南的生态文化产业带里。

作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名扬天下,而其技艺的继承与发扬,龙泉青瓷博物馆功不可没。龙泉青瓷博物馆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习近平的关心。

2005年,习近平第三次来到龙泉考察。在考察完竹垟畲族乡后回城区的车上,时任龙泉市委书记赵建林向习近平汇报了龙泉青瓷文化的传承工作,并提出了建博物馆的想法。

习近平说,龙泉青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应该好好保护,可以建一个新的博物馆。他还特别叮嘱赵建林,新馆不一定规模很大,但一定要有个性和特色。在习近平的关心下,省财政很快落实了补助资金,帮助龙泉启动了博物馆建设项目。

“龙泉这样的山区欠发达县,如果没有习书记的关心支持,绝不可能建成这么一个博物馆。”赵建林说。龙泉人民始终感念在怀,至今记忆犹新,为表感恩之情,特意在博物馆广场前设置了一块景观石,上面刻了三个大字“关怀石”,石头的背面,用文字介绍了习近平重视关心龙泉青瓷博物馆建设的情况。

如今,龙泉做起了“文化+”文章,依托青瓷博物馆这一地标性建筑,推动文化产业“提挡加速”。龙泉剑瓷产业支柱产业地位正在逐步显现,2016年剑瓷文化产业产值达30.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如今,浙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省电视剧、动画片、电影产量均居全国前茅,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等各类国家级奖项的精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除了广播影视、文化演艺、动漫游戏、文化产品制造等领域,新闻出版领域同样优势凸显。今年5月的深圳文博会上,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浙江文化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入选总数创历史新高。

“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遵循习近平指明的方向,以文化为根,浙江大地生长出的这一新兴产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宝鸡...
一九四一年深秋,宝鸡城笼罩在潮湿的雾气中。陇海铁路的汽笛声昼夜不息,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已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枢纽。火车站旁,苦力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物资装上列车。标着“军事物资”的木箱里,装着从全国...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黄河...
一九三八年深秋,兰州城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紧张。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下,悄然挂起了一块新匾——“中苏文化协会”。当地人私下叫它“黄河书店”,却鲜有人知,这座灰墙青瓦的建筑,正是多方势力暗中角逐的漩涡中心。书店...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圣堂...
一九三四年的秋日,兰州小沟头天主堂的彩绘玻璃将夕阳切割成碎片,洒在长椅上假寐的徐远帆脸上。他军装外套着便服,指尖在《圣经》扉页轻轻敲打摩斯密码,记录着那个日本“考古学家”的异常举动。“他画的是承重结构...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昏之后,黄河浊浪里的血色,是晚霞印象。但是四树巷的胭脂血,惊艳着这里达官显贵。四树巷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晃,像滴血的瞳孔。妓院老板马三爷掂着银元,对龟奴努嘴:“把新货挂头牌,今晚拍卖初夜权。”帘后二十几...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河浊浪里的丹青浮沉着心愿的荷灯,羊皮筏上的交易打湿了良苦用心。黄河铁桥的倒影在暮色中碎成金箔。羊皮筏子载着三只檀木箱逆流而上,箱内敦煌矿彩与银元碰撞的脆响,被浪涛吞没。筏工老周抹去额前血渍——昨夜为...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铁桥...
黄河浊浪下的无声硝烟,酱缸密令,亦是如此传奇。1949年8月23日深夜,兰州西关酱园地窖。腐乳的酸涩味掩盖了电台的嘀嗒声,地下党负责人周秉义蘸着盐水在案板上画图:“黄河铁桥埋了五百公斤TNT,引信室藏在三号桥...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河铁桥下的潜伏者清剿战开始了!1949年8月26日正午,沙窝监狱铁门被炸药轰开。硝烟中,解放军战士踩过满地撕碎的“通共名册”,只见三号牢房的砖墙被抠出深坑——昨夜被处决的地下党员用指甲刻满“正”字,最后一道...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大爱...
黄河浊浪里的无声史诗,亦是无名英雄们的战场,为了身前的敌人,为了身后的亲人,他们心怀天下和国家民族。当最后一页硝烟散尽,中山桥的铁铆仍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座1909年由德国工程师建造的桥梁,在1949年8月26日...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幽灵...
兰州的空气中永远混杂着羊膻味、黄土尘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广武门外的骡马市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客商、驼队、还有穿着各色制服的人物穿梭不息。就在这市井喧嚣的掩盖下,一张无声的蛛网正在悄然编织。军统兰州站...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