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5/09/04

谍战小说∣《异步》之大漠猎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1937年的西北大漠,一场无声的战争正在悄然进行。

 

一九三七年春,河西走廊的风依旧凛冽。


兰州第八战区司令部内,朱绍良将军将一份密电推至陈青面前,面色凝重:“日本人在额济纳旗建立了特务机关,目标是切断中苏交通线,并在西北制造民族矛盾。”

 

陈青迅速浏览文件,眉头紧锁:“情报显示,特务头目江崎寿夫已在东庙建立基地,甚至有军用机场?”

 

“不止如此,”朱绍良指向地图,“他们计划组织所谓‘阿、额、青蒙古共和国’,煽动回汉对立,同时以榆林、延安、宁夏、兰州、哈密为半径实施轰炸。”

 

此时,马兰也通过地下党渠道获得类似情报。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特务西川一三化装成僧人,已在中国西北活动八年之久,行踪遍及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各地。

 

额济纳旗东庙,一个看似普通的蒙古寺庙,实际已成为日本特务的西北活动中心。江崎寿夫站在经堂内,面前摊开着精心绘制的西北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军事要地和潜在轰炸目标。

 

“松本平八郎还没有回来吗?”江崎寿夫问身旁的助手,语气中透着不安。

 

“他化装成蒙古人去了酒泉,应该这两天就返回。”

 

江崎寿夫走到窗前,望着无边的戈壁:“帝国的事业就要在这里展开。我们要让这片土地成为支那人的噩梦。”

 

他不知道的是,松本平八郎已在酒泉被擒。李翰园——宁夏省民政厅长,正带队前来取缔这个特务机构。

 

兰州城内,陈青与马兰再次会面。这次不是在黄河边,而是在五泉山下的一个安全屋内。

 

“南京政府已命令宁夏省处理额济纳旗的日特机构,”陈青透露,“马鸿逵派了李翰园前往,但只给了五个人、一辆卡车。”

 

马兰惊讶道:“五个人?对方至少有十个日本特务和四五十个汉奸!”

 

“所以我们需要暗中协助,”陈青压低声音,“马步芳的部队会提供支持,但更需要当地民众的帮助。”

 

马兰点头:“我会通知边区,动员额济纳旗的牧民。日本人正在煽动民族矛盾,我们必须让各族同胞认清真相。”

 

分别后,陈青立即着手组建特别行动组。他挑选了五名精干特工,其中包括熟悉蒙古语的回族战士马德明和曾在日本留学的侦察专家刘志远。

 

马兰则通过地下网络,联系上了额济纳旗的进步牧民巴特尔。巴特尔曾因拒绝与日特合作,家人遭到威胁,对日本人恨之入骨。

 

“告诉同胞们,”马兰嘱咐巴特尔,“日本人是来破坏我们家园的,不是朋友。”

 

四月的河西走廊,风沙漫天。李翰园带队从银川出发,经兰州前往酒泉。陈青的小组暗中跟随,保持适当距离。

 

在武威,队伍遇到了第一个难题。马步青部队态度暧昧,不愿提供协助。陈青不得不亮出军统身份,多方周旋,才获得通行许可。

 

到达酒泉后,情况更加复杂。蒙藏委员会调查员王德淦偷偷前来汇报:“东庙有十名日本特务,四五十名汉奸。他们原有二百支长枪,但因库房失火被烧毁,现在只有手枪。”

 

“好消息是,”王德淦补充道,“他们的两部电台发生故障,已有半个月没与外界联系。”

 

李翰园立即制定计划:对日本特务采取强硬手段,而对蒙旗则运用和平手段,晓以利害。

 

此时,马兰通过巴特尔,已动员了一批爱国牧民。他们监视着日特的一举一动,并将情报通过秘密渠道传递出来。

 

“日本人在青山头安排了蒙古保安队阻挡你们,”巴特尔传回消息,“但图王态度犹豫,他既怕日本人,也怕马家军的纪律。”

 

李翰园决定亲自会见图王派来的代表扎庆参领。在马步康旅长的宴会上,李翰园坦然说明来意,马步康当场表示全旅听候调遣,并保证不损伤蒙旗一草一木。

 

扎庆参领听后,态度明显转变,当夜便返回额济纳旗。

 

端午节前后,李翰园率领三十五人的队伍,乘骆驼沿弱水河北进。陈青的小组伪装成商队,提前一天出发。马兰则通过巴特尔,组织牧民提供支援和情报。

 

在青山头,蒙古保安队果然已接到图王命令,由阻拦改为迎接。李翰园趁热打铁,参加了当地举行的赛马大会。

 

“日本特务到额济纳旗不是来做客的,”李翰园在大会上高声宣讲,“他们是来破坏我们的家园,煽动我们自相残杀!然后占领我们的土地!”

 

人群中,一个化装成蒙古人的日本人悄悄后退,想骑骆驼逃跑。却被巴特尔发现并立即报告。

 

李翰园命令蒙古保安队副队长巴音肯谢格带人追击,当晚就抓获了这名化名松本平八郎的日本特务。

 

经审讯,松本交代了东庙特务机关的具体情况:江崎寿夫等十名日本特务,五名主要汉奸,以及他们的计划——建立航空联络点,切断中苏交通线,轰炸西北主要城市。

 

七月七日下午,李翰园带队抵达东庙。他首先拜访了图王和塔王,送上礼物,说明来意,并要求他们转告江崎寿夫前来见面。

 

图王迫于形势,表示愿意协助。

 

当晚,江崎寿夫来到李翰园住处,试图以各种借口拖延时间:“入境手续不全,需要补办”、“天气炎热,无法乘骆驼”、“电台故障,无法与外界联系”...

 

李翰园断然拒绝所有借口:“你们的交通工具由我们负责,现在必须全部集合。”

 

江崎寿夫最终屈服,派秘书接回了六名日籍特务。午夜时分,李翰园下令将所有这些日籍特务解除武装,全部逮捕,关押在一个帐篷内。

 

次日,队伍搜查了东庙日本特务机关部及红柳窝仓库,逮捕了五名主要汉奸,缴获大批枪支弹药、两部无线电台、三辆卡车及大量军用地图和文件。

 

就在李翰园准备押解俘虏返回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另一支日本特务队伍正押送着上百只满载航空汽油的骆驼,从磴口县北经过定远营、古鲁乃、马鬃山前往安西。

 

“他们的目标是在安西建立军用航空站,与德国飞机联系,建立德日航空联络点,”李翰园分析道,“目的是彻底切断中苏国际交通。”

 

兵分两路。李翰园亲自押解江崎寿夫等十名日本特务和重要文件,乘汽车回酒泉;其余汉奸和物资由部队押解沿原路返回;同时派出一支小分队前往古鲁乃堵截第二支特务队伍。

 

陈青主动请缨:“我带人去古鲁乃。马兰的人已经在那一带活动,可以配合行动。”

 

马兰通过巴特尔,确实已了解到那支神秘驼队的动向。她发现队伍中有一个青海阿訇,据说是马步芳的亲信,这增加了行动的复杂性。

 

在广袤的戈壁滩上,陈青和马兰的队伍会合,共同追击那支特殊的驼队。经过四天艰苦追踪,终于在古鲁乃附近将其拦截,抓获三名日本特务和数名汉奸、回奸,以及一百多只载满航空汽油的骆驼。

 

回到酒泉,李翰园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那个青海阿訇在押解到酒泉后神秘失踪,马步芳因此极为不满,不仅阻碍李翰园的行动,还索要缴获的枪械子弹及其他用品。

 

李翰园坚决拒绝:“这些是罪证,必须上交国家。”

 

局势僵持不下,李翰园在酒泉滞留了一个多月。最后经甘肃省主席贺耀祖调解,才达成协议:不追究青海阿訇失踪一事,部分缴获物品拨交马部使用。

 

九月二日,李翰园回到兰州,将十三名日本特务和五名汉奸交付西北行营。当时正值上海“八一三”事变发生,全国抗日浪潮高涨,这些特务和汉奸最终受到审判并被处决。

 

在兰州举行的公审大会上,各族代表共同出席。回族代表马德涵、蒙古族代表巴特尔、汉族代表朱绍良将军并肩坐在一起,象征着西北各民族的团结。

 

“这些人想要分裂我们,让我们自相残杀,”朱绍良在大会上宣布,“但他们失败了!因为我们已经觉醒,知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保卫我们的家园!”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回族、汉族、蒙古族、藏族民众手挽手,高呼抗日口号。

 

黄河边,陈青和马兰再次并肩而立。夕阳西下,河面泛着金光。

 

“这次行动,我们打破了日本人在西北的间谍网,”陈青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让各族同胞认清了共同敌人。”

 

马兰点头:“在额济纳旗,我看到回族、蒙古族、汉族同胞携手合作,这才是抗战的真正力量。”

 

陈青望向远方:“还记得我们说过‘异步同心’吗?虽然我们方式不同,但目标一致。”

 

马兰微笑:“就像这黄河水,虽然百转千回,终将东流入海。”

 

两人沉默片刻,心中明白:战争远未结束,更多的挑战还在前方。但西北各族人民已经觉醒,共同抗日的烽火已在茫茫戈壁上燃起。

 

远处,驼铃悠扬,一支新的运输队正整装待发。从黄河到长江,从西北到全国,抗战的洪流不可阻挡。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为对祖国的共同热爱,终于找到了合作的节奏,共同谱写着一曲壮丽的抗战史诗。(未完待续)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宝鸡...
一九四一年深秋,宝鸡城笼罩在潮湿的雾气中。陇海铁路的汽笛声昼夜不息,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已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枢纽。火车站旁,苦力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物资装上列车。标着“军事物资”的木箱里,装着从全国...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黄河...
一九三八年深秋,兰州城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紧张。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下,悄然挂起了一块新匾——“中苏文化协会”。当地人私下叫它“黄河书店”,却鲜有人知,这座灰墙青瓦的建筑,正是多方势力暗中角逐的漩涡中心。书店...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圣堂...
一九三四年的秋日,兰州小沟头天主堂的彩绘玻璃将夕阳切割成碎片,洒在长椅上假寐的徐远帆脸上。他军装外套着便服,指尖在《圣经》扉页轻轻敲打摩斯密码,记录着那个日本“考古学家”的异常举动。“他画的是承重结构...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昏之后,黄河浊浪里的血色,是晚霞印象。但是四树巷的胭脂血,惊艳着这里达官显贵。四树巷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晃,像滴血的瞳孔。妓院老板马三爷掂着银元,对龟奴努嘴:“把新货挂头牌,今晚拍卖初夜权。”帘后二十几...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河浊浪里的丹青浮沉着心愿的荷灯,羊皮筏上的交易打湿了良苦用心。黄河铁桥的倒影在暮色中碎成金箔。羊皮筏子载着三只檀木箱逆流而上,箱内敦煌矿彩与银元碰撞的脆响,被浪涛吞没。筏工老周抹去额前血渍——昨夜为...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铁桥...
黄河浊浪下的无声硝烟,酱缸密令,亦是如此传奇。1949年8月23日深夜,兰州西关酱园地窖。腐乳的酸涩味掩盖了电台的嘀嗒声,地下党负责人周秉义蘸着盐水在案板上画图:“黄河铁桥埋了五百公斤TNT,引信室藏在三号桥...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河铁桥下的潜伏者清剿战开始了!1949年8月26日正午,沙窝监狱铁门被炸药轰开。硝烟中,解放军战士踩过满地撕碎的“通共名册”,只见三号牢房的砖墙被抠出深坑——昨夜被处决的地下党员用指甲刻满“正”字,最后一道...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大爱...
黄河浊浪里的无声史诗,亦是无名英雄们的战场,为了身前的敌人,为了身后的亲人,他们心怀天下和国家民族。当最后一页硝烟散尽,中山桥的铁铆仍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座1909年由德国工程师建造的桥梁,在1949年8月26日...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幽灵...
兰州的空气中永远混杂着羊膻味、黄土尘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广武门外的骡马市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客商、驼队、还有穿着各色制服的人物穿梭不息。就在这市井喧嚣的掩盖下,一张无声的蛛网正在悄然编织。军统兰州站...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