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5/09/17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宝鸡烽烟


宝鸡城在连绵阴雨中苏醒,陇海铁路的汽笛声日夜不息,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已成为抗战洪流中的血脉枢纽。

 

站台上,刚从郑州撤来的难民裹着破旧棉被,望着堆成山的军火箱瑟瑟发抖——他们不知道,这些标着“军事物资”的木箱里,混着日本特务准备的“特殊礼物”。

 

深夜的宝鸡东站,军统西北站行动组长徐远帆举着风灯,仔细检查刚到的药品箱。突然,他猛地后退:“全部趴下!有诡雷!”

 

箱内传来钟表滴答声。拆弹专家赶到时,发现炸弹与一箱盘尼西林相连——若强行拆除,救命药就会粉碎。

 

“日本人算准了我们舍不得药品。”徐远帆冷笑,却见一个身影悄然靠近。

 

八路军驻宝鸡联络处代表周梅影递来工具:“用这个。苏联同志教的磁力吸附法。”两人对视一眼,暂时放下党派之争。

 

突然,爆炸声从城北传来!日本特务同时引爆了铁路桥,调虎离山。徐远帆边跑边吼:“他们的目标是申新纱厂!那里藏着兵工厂!”

 

申新纱厂地下,真正的兵工厂正在生产步枪。

 

中共地下党员李振远化装成工程师,突然发现传送带上的异常——某批零件尺寸偏差0.1毫米,会导致炸膛!

 

“停产!有破坏分子!”李振远的呼喊被机器轰鸣淹没。

 

他追查至原料库,与正在放置磁性炸弹的日本特务荒木撞个正着。


搏斗中,荒木狞笑:“你们救不了的!宝鸡每处都有我们的人...”

 

枪响时,李振远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见荒木倒地,暗处走出军统的徐远帆。

 

“别误会,”徐远帆吹散枪口青烟,“他刚才想炸的也是我的目标。”

 

两人在尸体上找到份名单:涉及宝鸡电厂、铁路局、甚至难民安置办。国共特工第一次握手:“先杀外敌。”

 

六载血火,接下来的六年,宝鸡在26次轰炸中涅槃重生,也铭记下日本帝国主义的在中国犯下的累累血债。

 

1939年3月,日机重点轰炸陇海铁路桥。苏联援华航空队与日军在空中缠斗,坠落战机的残骸砸中难民棚户区。周梅影带领女学生用棉被扑灭燃烧弹,棉被烧穿手掌也不松手。

 

1940年冬,日军特种部队化装成难民混入,企图在水源投毒。被李振远识破,追击战在金陵河冰面上展开。特务头子服毒前嘶吼:“天皇陛下万岁!”

 

1941年秋,徐远帆截获电报,得知日机将轰炸内迁的河南大学。他故意泄露假坐标,诱使炸弹落在荒山——代价是军统三个潜伏组暴露。

 

1943年圣诞,最惨烈的博弈发生在伤兵医院。日本女特务扮成护士,用注射器杀害抗战官兵。


周梅影与她在外科病房枪战,打翻的酒精灯引发大火。两人从三楼跳下时还在搏斗。

 

1944年春天,当宝鸡迎来第27次空袭警报时,市民不再惊慌。孩子们熟练躲进防空洞,工人们继续生产武器——六年的血火教会他们:恐惧比炸弹更可怕。

 

在某处隐蔽防空洞里,徐远帆递给李振远一支烟: “知道为什么日本人始终拿不下宝鸡吗?” 


李振远望向洞外冲天火光:“因为我们在这里。” “不,”徐远帆吐出烟圈,“因为每个宝鸡人都是战士。卖面的老汉用擀面杖砸过特务,唱秦腔的戏子用暗号传递情报,连妓院都在帮我们盯梢...”

 

爆炸震落洞顶尘土。


沉默良久,徐远帆突然说:“等打完仗,我想到延安看看。” 


李振远微笑:“那我陪你去重庆吃火锅。”

 

警报解除时,朝阳映照着一片焦土。幸存者们从废墟中爬出,立即开始抢救物资、安置伤员。


十二岁的报童举起新印的《西北日报》,头条标题墨迹未干:“宝鸡仍在!”

 

铁路工人们唱起号子,将被炸歪的铁轨重新扶正。呜咽的汽笛声中,一列军火列车再度启程,带着满身弹痕驶向前线。

 

在异步的时空中,每个人都是历史洪流中的一滴水,却共同汇成了不可阻挡的民族怒潮。宝鸡的六年,正是四万万中国人的缩影——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敌人永远无法逾越的长城。(未完待续)

 


相关VR悦读查看更多>>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宝鸡...
一九四一年深秋,宝鸡城笼罩在潮湿的雾气中。陇海铁路的汽笛声昼夜不息,这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已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枢纽。火车站旁,苦力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物资装上列车。标着“军事物资”的木箱里,装着从全国...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黄河...
一九三八年深秋,兰州城弥漫着一种特殊的紧张。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下,悄然挂起了一块新匾——“中苏文化协会”。当地人私下叫它“黄河书店”,却鲜有人知,这座灰墙青瓦的建筑,正是多方势力暗中角逐的漩涡中心。书店...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圣堂...
一九三四年的秋日,兰州小沟头天主堂的彩绘玻璃将夕阳切割成碎片,洒在长椅上假寐的徐远帆脸上。他军装外套着便服,指尖在《圣经》扉页轻轻敲打摩斯密码,记录着那个日本“考古学家”的异常举动。“他画的是承重结构...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昏之后,黄河浊浪里的血色,是晚霞印象。但是四树巷的胭脂血,惊艳着这里达官显贵。四树巷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晃,像滴血的瞳孔。妓院老板马三爷掂着银元,对龟奴努嘴:“把新货挂头牌,今晚拍卖初夜权。”帘后二十几...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河浊浪里的丹青浮沉着心愿的荷灯,羊皮筏上的交易打湿了良苦用心。黄河铁桥的倒影在暮色中碎成金箔。羊皮筏子载着三只檀木箱逆流而上,箱内敦煌矿彩与银元碰撞的脆响,被浪涛吞没。筏工老周抹去额前血渍——昨夜为...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铁桥...
黄河浊浪下的无声硝烟,酱缸密令,亦是如此传奇。1949年8月23日深夜,兰州西关酱园地窖。腐乳的酸涩味掩盖了电台的嘀嗒声,地下党负责人周秉义蘸着盐水在案板上画图:“黄河铁桥埋了五百公斤TNT,引信室藏在三号桥...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金城...
黄河铁桥下的潜伏者清剿战开始了!1949年8月26日正午,沙窝监狱铁门被炸药轰开。硝烟中,解放军战士踩过满地撕碎的“通共名册”,只见三号牢房的砖墙被抠出深坑——昨夜被处决的地下党员用指甲刻满“正”字,最后一道...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大爱...
黄河浊浪里的无声史诗,亦是无名英雄们的战场,为了身前的敌人,为了身后的亲人,他们心怀天下和国家民族。当最后一页硝烟散尽,中山桥的铁铆仍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座1909年由德国工程师建造的桥梁,在1949年8月26日...
view more
谍战小说丨《异步》之幽灵...
兰州的空气中永远混杂着羊膻味、黄土尘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广武门外的骡马市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客商、驼队、还有穿着各色制服的人物穿梭不息。就在这市井喧嚣的掩盖下,一张无声的蛛网正在悄然编织。军统兰州站...
view more